為減少物料搬運成本,平臺的位置選擇應考慮盡量縮短搬運工具或車輛在廠內的行使距離。在建筑物外將滿載的運輸車輛調動至指定地點遠比將所載物料逐托板搬運至室內指定地點容易。平臺位置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廠內生產流程及操作的需要。
● 平臺的布置有以下兩種模式:
①合并式:裝貨臺與卸貨臺在同一平面(圖1)。常用于物流量不大的小型廠房,但因這種平臺需同時完成兩種功能,所以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搬運工具或車輛在廠房內行使的距離。
②分離式:裝貨臺與卸貨臺在不同平面(圖2)。物料在廠房的一端進入生產線,而生產程序結束于另一端的廠房多設置分離式平臺,這樣可最大限度地縮短物料在廠房內流動的距離。
● 廠區交通流向的設計
車輛轉彎時,應設計使司機駕駛位處于內圈位置,使司機視野良好,便于控制車輛。因此在設計廠區內車輛行駛路線時,應使車輛在轉彎時司機處于內圈位置。右行道國家,司機位于駕駛室左部,車輛行使路線應設計為逆時針方向。
● 設計高效的車輛交通流向,應充分考慮下列因素:
①進出廠主要通道應足夠寬闊,滿足最長貨車的轉彎半徑需要;從效率和安全性方面考慮,應使貨車向前駛入廠房,而不是后退進廠房。
②進廠通道直角轉彎處,內半徑至少為8米,外半徑至少為16米。(圖5)單向通道至少寬4米;雙向通道至少為8米;
③設計與貨車通道分開的員工通道;
④如設計的裝卸貨平臺不能滿足最高流量時的物流需要,則需考慮設計足夠的等候區;